藝人網(Yiren.com.cn)訊 《2018中國戲曲大會》再度開鑼,繼續以“講好中國故事,展示傳統文化,普及戲曲知識,傳承華夏文明”為主旨。據悉,節目將于10月2日至10月8日每晚黃金時段在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播出。
本季節目著重增加現場感、體驗感,加強互動性和觀賞性,把體現戲曲的華彩風貌與知識性、趣味性相結合,做到喜聞樂見,以符合時代審美精神的方式展現戲曲本真的魅力。
《中國戲曲大會》現場
《中國戲曲大會》主持人孫小梅
一場愛戲者的歡聚盛會
今年來自海內外的熱心戲迷票友踴躍報名,組委會在全國上千名報名者中精挑細選,其中最小的選手唐藩真只有8歲,年紀最大的許慶鍾,今年73歲,可謂是老中青少四代同堂。緊張激烈的比賽之中,藏龍臥虎的百人團也展示出自己的特長絕活,不僅演繹了京劇、滬劇、甌劇、漢劇、柳子戲等劇種的精彩選段,還有曲藝表演,琵琶、京胡等樂器演奏,多種形式的互動,增強了節目的可看性,也展示了新時代戲曲愛好者的藝術魅力,堅定了文化自信。
《中國戲曲大會》現場
一場名家云集的視聽盛會
各路戲曲名家前來助陣,京劇名家陳少云、傅希如、王艷、張建國等,評劇名家高闖、秦腔名家惠敏莉等的傾力加盟,極大增強了比賽的觀賞性、趣味性。坐在融媒體觀察互動區的京劇名家張建峰、姜亦珊現場示范了老生和青衣的“叫板”,黃梅戲名家吳瓊也演唱了自己的拿手好戲,點燃了現場的火熱氣氛。每期在現場與選手同場答題的京劇名家譚孝曾、朱強、袁慧琴,粵劇名家曾小敏,評劇名家馮玉萍,豫劇名家李樹建等,在分享自己答題過程中的體驗和感悟的同時,還將帶來他們各自的經典唱段,讓觀眾過足戲癮。
一場劇種紛呈的繽紛盛會
今年題目囊括劇種廣泛,既有大眾熟知的京劇、昆曲、豫劇、黃梅戲、評劇、秦腔等,又有彩調劇、蘇劇、白劇、傣劇、藏戲、黔劇、保定新穎調等平時較少看到的劇種。不僅豐富拓展了觀眾視野,也展現了中國戲曲劇種的多樣性。在劇目選擇上,除各劇種的經典劇目外,還特別融入近兩年的新創劇目,如評劇《母親》、京劇《狼牙山五壯士》、蘇劇《國鼎魂》、吉劇《黃大年》、薌劇《谷文昌》、秦腔《柳河灣的新娘》等,在欣賞戲曲大美的同時,聚焦當下戲曲熱點。
《中國戲曲大會》現場
一場打破藩籬的融媒體盛會
《2018中國戲曲大會》從設計之初即打破平臺壁壘,充分考慮到更加廣泛和多面的傳播性,打造可以聽的電視節目、可以看的廣播節目。作為本季大會最大的亮點,在百人團選手區中增設的融媒體互動觀察區頗有新意。在互動區的廣播和網絡直播間里,互動區的嘉賓,除了央廣、北廣、國廣的廣播主持人外,每期還有一位來自上海、天津、河南、陜西、安徽、江蘇的廣播主持人加盟。他們和名家名角兒以觀眾和非專業角度引發話題,和身邊的百人團選手直接對話,交流心得,增加現場的趣味性、使節目更加貼近普通觀眾。錄制當中,通過電臺和頻道新媒體平臺,融媒體互動觀察區的嘉賓可以跟線下觀眾進行實時互動,打破平臺壁壘,做到了真正的融合性設計。
《中國戲曲大會》現場